关于组织参加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的通知

信息来源:科研发展处  发布时间:2021-07-01  浏览次数:1386

各院部、处室、中心:

根据山东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文旅厅下发的《关于举办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的通知》要求,现将学院组织参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繁荣科普文化  提升公民素质

二、参赛范围

全体在职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

三、参赛规则

(一)作品主题。参赛人员可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公众健康与疾病预防、公共安全应急与风险防控、社会公众生活热点等方面开展创作。作品要坚持正确导向,凸显正能量,具有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内涵,内容积极向上,立意体裁新颖,体现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作品须符合国家有关保密法规要求,严把政治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二)原创说明。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或团队原创,且未参加过往届科普创作大赛。如参赛作品为抄袭他人创意、概念,或作品发生版权、知识产权等纠纷,由作者自行承担后果,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版权归属。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原创者所有,但主办方可将其用于非盈利性公益活动,不另付稿酬。主办方拥有参赛作品的展览、出版、宣传、收藏,用于电视、网络、平面或广播媒体展示的权利。

(四)其他事项。每件作品主创人员原则上不超过3人,超过3人的按“集体”申报。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所有参赛作品原则上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行备份,若需回寄参赛作品,请在报送材料中注明。

四、作品类别

本次大赛分为“科普文学”“科普平面”“科普音视频(含科普文艺作品)”“科普出版物”4个比赛类别。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报送本大赛的不同类型。

(一)科普文学作品。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未正式出版或发表。作品体裁包括科普小品文、科普小说(科幻小说、科普童话、科普故事等)、科普散文等。作品格式为WORD PDF格式,参赛作品字数、题材不限。作品在具有科普特质的前提下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学性强,可配原创图片或插画辅助创作。

(二)科普平面作品。体裁包括课件、挂图、漫画、插画、摄影作品。课件应为幻灯片(PPT)形式,不超过30张为宜,要求为原创,适于对青少年、社区居民等宣讲。图片作品须配有标题及文字说明,单幅、组图均可(组图按1件作品计算,每组限3-5幅),作品表现形式不限,格式为单张或多张A4幅面高精度彩图或彩色效果图,分辨率为300dpiRGB模式,摄影作品不低于800万像素,文件格式统一为“jpg”。

(三)科普音视频作品(含科普文艺作品)。作品时长在15分钟以内,体裁包括动画、专题片、记录短片、科普剧(歌舞、小品、相声、情景剧等)、有声读物等。视频要有片头片尾,视频中文字、语言必须为简体中文和普通话,画面比例为16:9(横屏)或9:16(竖屏),格式为MP4[视频文件编码为 AVC (H264)],原片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初评申报作品视频清晰度不低于480P,有声读物音频文件统一采用MP3格式。

(四)科普出版物。参赛作品必须是202011日以后正式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动漫、音视频等出版物(含译著和再版图书,且未参与过省级以上科普作品评选活动)。丛书须提供出版完成的整套作品,不接受丛书中的单册或部分作品。

五、参赛方式

(一)参赛者可关注“科普山东”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山东省科技馆”官方网站(https://www.sdstm.cn/)、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秘书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官网http://pub.ouc.edu.cn),下载报名表格及了解大赛最新动态。

(二)参赛者请于2021827日前,按照大赛平台要求提交相关作品资料。“科普文学”“科普平面”“科普音视频”3个类别的参赛者需将参赛作品、《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报名表》《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团队参赛汇总表》打包,按照“参赛类别+作品名称+作者”的命名格式报送至刘淑青老师OA邮箱。科普出版物作品除需将《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报名表》发送至指定邮箱外,还需打印参赛报名表与3套出版物一起报送至科研发展处(办公楼408室)。联系人:刘淑青;内线电话:51663

 

 

科研发展处

202171

 

附件:

1.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报名表

2.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团队参赛汇总表

附件.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