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与教育”成果公报(二)

信息来源:科研发展处  发布时间:2020-10-28  浏览次数:445

内容摘要:通过对比中国与美日等国家及台湾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情况,可以为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建构提供有益的经验,如从制定生命教育法律法规,不仅学校,国家、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形成立体合力,在侧重安全教育的同时增强生命教育内涵,建构生命教育体系,并在学校中推行生命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引言: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刁洪斌教授主持的课题《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YZG009),课题组成员:李柯、马晓晴、徐莉、郭学道、朱龙等。本课题通过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分析,借鉴生命教育早、体系完整、效果好的台湾地区、日本、美国学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先进做法,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教育教学实际,构建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疫后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

一、问题缘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蔓延各地,席卷全球。这次战役,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卑微、光辉与伟大、坚韧与执着。如何提高民众的生命认同意识、生命安全意识、生命健康意识、生命价值意识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这种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非常必要。通过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分析,借鉴生命教育早、体系完整、效果好的台湾地区、日本、美国学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先进做法,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教育教学实际,构建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疫后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含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为借鉴生命教育起步早、效果好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的学校生命教育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疫情发生后,在生命教育方面势必增加了多元因素,特就疫后高职学生生命教育需求转向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以中国知网、JSTOR 数据库以及 Google Scholar 为主要检索平台,查阅生命教育的中外文献,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梳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可进一步研究的突破口,为高职学生生命教育这一选题提供研究的空间。

2.问卷调查法

采用预先设计的书面问题来搜集资料,主要用于测量个体的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3.比较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生命教育的制度、内容、主要实践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境外生命教育的丰富经验,以期为大陆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结论

(一)法律法规、政策,国家及政府层面推动

美日、台湾地区等开展生命教育的成熟做法:制订生命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成立国家或者政府层面专门的生命教育推行机构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发展,保障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如美国发布法律法规,如日本文部省斥资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材料,以及免费发放《家庭教育手册》。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生命教育历程,只在学校内部开展生命教育,力度、效果上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强化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政府给予制度、资金上的保障。

(二)立体化生命教育模式

美日、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形成在生命教育的推行上国家、政府、相关部委、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的立体化教育环境。生命教育潜在性影响,使得教育参与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校,还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共同协作,才能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获得支持,并在安全和真实的环境中体验生命教育。我国生命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尤其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仍深深地影响着家长与教师,致使生命教育被忽视,社会实践形式的生命教育也并未落到实处。

四、政策建议

(一)疫后高职学生生命教育体系建构

1、制度层面

完善健康监测预警机制。对紧急情况做出及时应对,组织由学生干部、学生组织、教师工作人员等收集信息、处置机制,分级负责,及时响应,启动应急处理流程。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学校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院系相关人员通过“点对点”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加强大学生思想、心理和生活指导。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家校在线互通,了解学情,形成育人联合体。

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将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学习、日常防疫管理、生命教育活动等信息及时发布,抓工作实效,提高家长学生满意度,接受社会监督。

2、内容层面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学生的身心状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分析,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应涵盖死亡教育、责任教育、生态教育、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六个方面。

死亡教育认知生命本质。经过重大疫情考验,多数人都已经明白,健康地活着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所在。然而,死亡话题常常被大家忌讳,避而不谈,致使学生对死亡理解几乎空白。新冠肺炎疫情刚发生的那段时间,随着摸排出确诊病例,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尤其是到目前为止,病毒在欧美国家仍然肆虐,这势必会在不同程度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触动,不可避免地感受死亡的真实和残酷性。及时地开展死亡教育,引导学生认知生命的本质,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和珍惜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

责任教育激发生命意义。当疫情来临,不仅考验了医护人员、政府及社区人员,也考验了每个人在危难时期的社会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周边做起,每个人在保障自己生命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都应该按照公共要求,履行公共责任,扛起自觉维护生命安全环境的任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关爱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同等重要。

生态教育溯源生命规律。人类历史进程中,发生多次大规模传染疾病,多源与自然界。要引导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破坏生态平衡,必然受到自然的反噬,要对环境及生命心存敬畏,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挫折教育提供生命动力。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其成长过程较为顺利,缺乏历练也就缺少了主动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疫情期间,很多学生更是呈现了自我封闭状态,在疫情带来的恐慌焦虑情绪中,甚至部分人出现了心理问题。应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提高生命的韧性,教会他们在困境生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挫折也是一种生命的动力。

健康教育提高生命质量。这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防疫,卫生及运动习惯的重要性,之前,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疏于体育锻炼,也并不重视养成健康习惯。应当引导学生从自身健康的角度认知生命,改变习惯养成,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提升生命质量。

感恩教育感受生命力量。病毒无情人有情,无数的医护人员、中共党员、社区工作者都积极行动,站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有力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应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以抗疫英模的力量感召当代大学生,感悟生命的伟大之处。

3、师资层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全员育人理念,不能视生命教育为某一个老师或学工人员、心理教师队伍的工作,全体教师都应全员参与其中,搭建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配齐配强生命教育工作团队。

加强生命教育培训。通过专家讲座、考察交流、专班培训等多种渠道,增强生命教育教师团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鼓励更多的教师在工作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积极实现科研、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

成立生命教育机构。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设置专项资金,统筹全校师生生命教育工作。面向全体教师,征集课题,围绕生命教育深入开展研究。以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为出发点,统筹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

4、模式层面

课程模式。通过讲座、授课,使学生了解生命教育的基本知识,以提高生命意识。打造生命教育训练包,通过设计情境性、体验性较强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适应与发展的心理机制,涵盖学习、生活、做人、交往、个性化、创造性、社会性等方面,提高生命质量。

活动模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项目和方式,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体验感。如情景剧、绘画、趣味运动会、征文、手抄报等。

渗透模式。一是学科渗透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生命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对生命的感悟。二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通过美化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励志人物、警世名言、校园广播等,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精神文明的美化,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体悟。

(二)疫后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按照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三全育人模式,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对公共卫生事业、生命教育的议题,大学生生命教育意义再次引起各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的重视。各高职院校在疫情后时代,应积极配套生命教育方案,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生存技能及生命质量,把生命意识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1、明确工作目标,强化组织领导。

高职院校制定生命教育实施方案应涵盖全体学生,借助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根据各校实际,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模式,对可能存在的危及大学生生命安全隐患提供一套预防及消除的方案。大学生生命教育应由各高职院校党委主导,学生工作部门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由各二级学院系落实执行,各参与方协同配合,在完善的管理模式下发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积极作用。

2、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涵。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和价值观,培养自我认同感,包括客观的自我评价、自尊、自信、社会角色认同等,学会自我悦纳。

影片赏析是行之有效、开放引导式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荒岛求生》、《蝴蝶》等生命教育影片、《同心战“疫”》等抗“疫”记录片、“防火与逃生”系列片、交通安全教育片以及励志教育片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阅读竞赛可以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了解一些名人的事迹,如张海迪、海伦凯勒、史铁生等,感知她们珍惜生命,与疾病顽强斗争的事迹,加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摄影比赛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内容积极向上、能够反映生命气息、生命精彩的瞬间,加强学生对认知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课间走进操场,走向阳光,走进大自然,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通过跳短绳、长绳、跑步、健美操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制作宣传画,可以利用艺术之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观念,从而使造就学生积极乐观心态,激发学生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心理团辅能为促进学生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协助学生感悟生命,促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促进学生发展身、心、灵的健全人格,通过生命线团体辅导,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